沙特阿拉伯世界遗产大全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日      点击数:

图片

中东国家沙特阿拉伯王国幅员辽阔,国土占据了阿拉伯半岛约五分之四的面积,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内陆多沙漠,无常年地表径流。沙特是一个年轻的王国,但是继承了丰厚的历史遗产。西侧濒临红海的汉志地区拥有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和麦地那,是伊斯兰文化的发祥地;广袤的内陆属内志地区,长期以来生活着游牧部落。1960年代东部波斯湾沿岸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为国家带来巨额财富。宗教、部落制和石油财富构成了国家历史的主旋律。沙特地广人稀,在2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3481万人(2021年数据),其中62%为本国公民。全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占85%,什叶派占15%。

沙特早在1978年就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但直到30年后才拥有了第一项世界遗产。2008到2021年间,沙特共申报成功6项世界遗产,全部为文化遗产。近几年沙特积极申遗,2023年申报的是乌鲁克·巴尼·马阿里德保护区(自然遗产,已获咨询机构推荐),2024年申报法乌考古区文化景观。

图片

沙特将在2023年9月10-25日举办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地点是首都利雅得,这是该国首次举办世遗大会。本届大会的LOGO中,有多处体现了沙特的世界遗产元素。

黑格拉考古遗址(石谷/马甸沙勒) Hegra Archaeological Site (al-Hijr / Madā ͐ in Ṣāliḥ)


图片

图片

图片

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让该地拥有多个名称,黑格拉是古希腊人的叫法,石谷或马甸沙勒则是阿拉伯语名称。2008年黑格拉成为沙特首项世遗,其位于沙特西北部,欧拉(al-Ula)以北20公里处。该遗址包含共计111处由纳巴泰人开凿于金黄色砂岩立面的壮观墓穴,其打磨光滑的正立面与入口处门楣上的精细雕刻,彰显出当时高超的营造技艺。或许是因为此地的自然景观使纳巴泰人联想起他们的旧都佩特拉(约旦的世界遗产),他们选择在此建立了他们的第二个都城黑格拉,根据一些墓穴上的铭文记载,黑格拉城大约兴盛于公元前1年-公元74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和几千年来其他阿拉伯部落一样,纳巴泰人也以游牧为生,有时也从事绿洲农业,在岩石上开凿水井。他们源自何方尚无定论。纳巴泰人真正发达起来,是在控制了从阿拉伯半岛南部向北通往希腊、埃及、腓尼基及其他地中海沿岸和近东国家的香料贸易路线后,他们建立起帝国,充当中间商人,黑格拉就处于帝国最南端的商旅前哨站。公元106年罗马人从纳巴泰人手中接管该地区,并将其并入阿拉伯行省。

图片

图片

黑格拉古城遗址位于墓群附近的平地,主要由晒干的泥砖筑成,大部分还未进行考古发掘,关于这座古城现有的知识全部来自墓穴正立面上的铭文以及其他考古发现。黑格拉墓穴的正立面都雕刻精美,式样基本一致,最顶部是一对阶梯,由中心基部向两边顶端伸展,以下为一级或两级屋檐,最下部有一对或两对雕刻着精美柱头的浮雕柱,正中是入口处,墓穴内部雕凿的壁龛用来存放尸骨,相较外部粗糙得多。

图片

Qasr al Bint也称“女儿宫”,其正立面在所有墓穴中规模最大,高达16米,入口高于地面,根据其上的铭文记载,此墓为雕刻师Hoor ibn Ahi为其女Hani Ibn Tafsy所建,开凿于公元31年。

图片

黑格拉最有代表性的地标是Qasr al-Farid,也称“孤寂城堡”,这是雕刻于空旷之地的一块半球形巨岩上的一座单体墓穴,其实这是一件未完工的作品,从其底部尚未打磨光滑的部分可以看出,墓穴的建造是由顶端向下进行雕凿的。

德拉伊耶的图赖夫区 At-Turaif District in ad-Dir'iyah


图片

德拉伊耶位于利雅得西北,是沙特王室发祥地。德拉伊耶老城地处哈尼法谷地(Wadi Hanifa),分为3个区,即古塞巴(Ghussaibah)、穆拉伊比德(Al-Mulaybeed)和图赖夫(Turaif),其中图赖夫区坐落于干河谷中的石灰岩高地上,居高临下俯瞰整个谷地。沙特王国的第一个都城(1744年-1818年)便位于图赖夫。

图片

图片

德拉伊耶的建城史要追溯到15世纪。据内志编年史,1446-1447年间,沙特王室的先祖Mani' Al-Muraydi率其家族受其亲戚,也是利雅得所在地区当时的领袖Ibn Dir'之邀,从阿拉伯半岛东部的盖提夫地区来到此地,起初定居于古塞巴和穆拉伊比德,以Ibn Dir'之名将其整个定居地命名为德拉伊耶。不久后建立图赖夫。随着周边城镇宗族以及附近沙漠地带的贝都因部落逐渐迁居于此,到18世纪德拉伊耶已成为内志地区的名城。1744年,穆罕默德·伊本·沙特(Muhammad Ibn Saud)推翻当时统治德拉伊耶的、同为Mani' Al-Muraydi后代的Al-Miqrin家族并取而代之,他采纳了宗教领袖穆罕默德·伊本·阿卜德·瓦哈卜(Muhammad Ibn Abd al-Wahhab)的建议,奉行穆罕默德的宗教观点(瓦哈比主义,教义上极端保守),以此为基本方针建立起第一沙特王国。

图片

图片

在接下来的年代里,伊本·沙特及其继任者们不断开疆拓土征服整个内志地区,都城德拉伊耶迅速膨胀,成为内志第一大城,也是当时阿拉伯世界的主要城市,并凭借其政治军事力量和处于贸易通道上的独特位置,以及作为为赴麦加的朝圣者提供庇护的场所,获得巨大财富并处于权力中心。图赖夫区在这一时期建立起众多带有典型内志建筑和装饰风格的宫室建筑。然而沙特王国吞并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圣城的举动惹怒了奥斯曼帝国,导致奥斯曼-沙特战争(1811-1818年)爆发,最终在1818年经过奥斯曼帝国和埃及军队长达半年的围困,图赖夫失守,第一沙特王国覆灭,侵略军统帅下令摧毁德拉伊耶,图赖夫被付之一炬。德拉伊耶的居民随沙特王室迁往利雅得东山再起,那是之后的故事了。图赖夫区的废墟又经过了二百年的岁月变迁,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幸运地保留下来。

图片

2010年,德拉伊耶的图赖夫区申遗成功,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建筑遗存、所处位置以及与周边地貌的协调上,具体来说,图赖夫区典型的黏土建筑群无论从建筑规模和高度还是建筑细节、色调以及表面质地都展现出与当地环境的和谐。遗产区内代表性的建筑遗存包括沙尔瓦宫(Salwa Palace)遗址,这是第一沙特王国时期沙特埃米尔(统帅)和伊玛目(教长)的最主要的居所,它高四层,由五个修建于不同时期的部分组成,现充当博物馆。这座建筑充分展现传统的内志建筑风格。

图片

图片

伊玛目穆罕默德·本·沙特清真寺初建于穆罕默德·伊本·沙特在位时期,后历经翻修,1803年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本·穆罕默德在此礼拜时遇刺。德拉伊耶陷落后被毁,只有东侧一小部分建筑结构被保存了下来。在清真寺原址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后,按照18世纪的样貌对其进行了复建。

图片

图片

德拉伊耶图赖夫区的包括宫室和民居在内的城市建筑群遗址反映出第一沙特王国时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此外它作为曾经的战场见证了一场对整个阿拉伯地区地缘政治产生了持续影响的国际战争,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

吉达古城,通向麦加的门户 Historic Jeddah, the Gate to Makkah


图片

图片

吉达位于红海东岸的汉志地区,东距麦加65公里,是沙特第二大城市和全国商贸中心。吉达历来作为圣城麦加的门户,位于城中心区域的古城拥有的350余座历史建筑反映了16-19世纪红海地区的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该地区在当时的东西方贸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4年吉达历史城区成为世界遗产。

647年,阿拉伯帝国第3代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Othman Ibn Affan)将这座红海岸边的小渔村打造成为麦加的外港,此后吉达逐渐发展成为汉志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也是从海路而来的朝觐者去麦加的必经之地。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胜马穆鲁克苏丹国并从后者手中取得吉达,将其作为帝国的一个直属省,并于1525年重修城墙以抵御葡萄牙人,部分城墙残留至今。19世纪后期,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东西方之间往来的交通更加便利,吉达城见证了印度洋贸易最后的繁荣时刻,由此造就的富商巨贾出资建造了带有传统奥斯曼帝国风格的装饰奢华的多层楼房用作住宅。

图片

老城内的建筑多用珊瑚礁石建造,内嵌木质梁架,颇具特色的是凸出墙外的雕刻精细的木制窗,利于在当地湿热的气候下通风和调节室温。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当属纳西夫住宅(Nassif House),这座占地900平米的四层楼房被认为是汉志地区最早的奥斯曼风格建筑之一,它耗时四年建造,建筑材料包括来自印度和印尼的木材以及从吉达附近的红海海域打捞上来的一艘英国沉船上的木料,共40个房间,奢侈气派。

图片

带有方形庭院的沙菲清真寺(Al-Shafi'i Mosque)是古城众多清真寺中年代最早的,其宣礼塔建于17世纪。另外老城区还拥有传统集市、街巷以及小型广场。

图片

图片

吉达古城内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反映了红海地区的建筑传统,这类建筑式样曾经在红海两岸的众多城市风靡一时,然而现在在吉达古城之外几乎找不到了。另外,由于与一年一度的麦加朝觐活动相关联,吉达古城形成了独特的多文化的人文环境,来自亚非各国的穆斯林齐聚于此,有的定居下来在这里工作,为城市的增长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图片

图片

1916年在英军干预下,吉达及其周边卫戍区脱离奥斯曼帝国归属新独立的汉志王国,1925年被统治内志的沙特家族攻占,沙特家族对包括吉达在内的汉志地区的管辖权最终在1927年的《吉达条约》中正式得到英国的承认。

哈伊勒地区的岩画 Rock Art in the Hail Region of Saudi Arabia


图片

哈伊勒地区的岩画于2015年成为世界遗产,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位于哈伊勒市西北约90公里处的朱拜(Jubbah)的“双驼峰山”(Jabal Umm Sinman,遗产区面积17.8平方公里)和位于哈伊勒市以南约250公里处的舒瓦米斯(Shuwaymis)的Jabal Al-Manjor山及Jabal Raat山(遗产区面积2.6平方公里)。这两处岩画群是沙特境内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的岩画群,代表了阿拉伯地区新石器时代岩画的高超艺术水平,并且包含着有关全新世中期以来的荒漠化进程对当地自然环境和先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的历史信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朱拜所在的绿洲是上古时代湖泊的残留,历史上在丰水期曾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养活了不少人口。今天得益于相对较高的地下含水层和现代水利技术,朱拜成为一座迅速发展的城镇。朱拜周围是广阔的内夫得沙漠,双驼峰山便矗立于绿洲以西的沙漠中,在砂岩峭壁上古人们镌刻下无数反映当时生活状态的画面。岩画题材包括大量男性和女性的形象,他们的发式、衣着以及正在从事的活动都可以从画面中表现出来,此外少数人物形象格外高大且戴有独特配饰,这揭示了其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反映狩猎场面的岩画,不仅记载了全新世湿润时期人们能够猎捕到的丰富的动物种类,也记录了人类使用的武器装备和狩猎策略。从岩画中可见当时的猎手使用弓箭和矛,可能还有投矛器,并且已经驯服了猎犬,用大群猎犬进行围猎。同时期的同题材岩画在北非通常是用颜料绘画而不是岩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舒瓦米斯的岩画曾长期与世隔绝,直到2001年这处具有重要价值的岩画群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岩画群本身所处的周边环境布满乱石,使得人们不易到达。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河谷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便利,当时的人类创作了众多岩画,既包括狩猎题材,也包含稍晚的时期大量的骆驼形象。岩画中出现的食肉动物种类繁多,如较为普遍的豹和猎豹,以及两米多长的狮子。猎人们持弓箭携猎犬的场面与朱拜的岩画相似。有一处刻画了大量人物,似乎反映的是有组织的集体捕猎的场景,这在阿拉伯地区的岩画中极为少见。

阿萨绿洲,持续演进的文化景观 Al-Ahsa Oasis, an Evolving Cultural Landscape


图片

图片

图片

阿萨绿洲位于沙特东部省,东距波斯湾60公里,北邻布盖格省,西面和南面分别是达纳沙漠和鲁卜哈利沙漠。阿萨绿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绿洲,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拥有超过250万棵棕榈树和椰枣树,由280余处自流泉进行灌溉。阿萨绿洲地区下辖胡富夫等4个主要城市以及22个村落。

图片

图片

2018年,阿萨绿洲作为几千年来阿拉伯半岛波斯湾沿岸地区人类文明持续演进的范例成为世界遗产。遗产区总面积为85平方公里,包含12个遗产点,遗产区周围还有7个缓冲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

阿萨绿洲12处遗产点

编号名称简介
1东部绿洲
2北部绿洲
3As-Seef
4Ibrahim城堡占地1.65万平米,是一座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建成的军事营垒,最初为始建于1555年的清真寺,在此基础上扩建为带有城防、监狱和土耳其浴室的大型建筑群,融汇了伊斯兰风格和军事建筑的特点
5Suq al-Qaysariyah 露天集市
6Khuzam城堡
7Sahood城堡
8Jawatha 考古遗址是阿拉伯半岛东部地区已知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大约初建于7世纪,原始构件早已散佚殆尽,原址残留有少数约9世纪的建筑遗存,不妨碍穆斯林继续将这里作为礼拜场所,直到上世纪在保留遗址的同时重修了一座清真寺使用至今
9Jawatha清真寺
10Al-`Oyun村落Al-`Oyun村落村落及`Ain Qinas考古遗址,后者为一高4米,宽250米的土丘,有丰富的文化层,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不同的地层反映出当地气候剧烈的干湿变换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奴隶制文明的形成与演变,同时反映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代生活在波斯湾沿岸的人们之间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兴盛
11`Ain Qinas考古遗址
12黄湖(Al-Asfar Lake)

图片

图片

阿萨绿洲展示了绿洲的可持续性演化以及其与人类定居点的紧密联系,在人类活动区域内,自然地貌、泉水、水渠系统与村落和城市之间在空间上和功能上的联系营造出不断演化的人为绿洲环境,人工修建的水利设施浇灌的椰枣林与城镇共同构成的文化景观,形成的文化传统成为几千年来当地人们的定居生活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证明。

图片

图片

遗产区内还保留了阿萨绿洲从新石器时代起源至今的各历史时期的实物和遗迹例证,这些古城堡、清真寺以及点缀于现代城市和种植园中的泉水和水渠,共同见证了绿洲从古至今在该地区扮演的独特角色。时至今日,阿萨绿洲仍是阿拉伯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农业区,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希马文化区 Ḥimā Cultural Area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1年申遗成功的希马文化区位于沙特西南部奈季兰市周围,不仅包括年代跨度长达七千年、大部分至今仍保存着原初状态的岩画群,在遗产区(Hima Wells、Saidah、‘An Jamal、Dhibah、Minshaf、Najd Khayran共6处遗产点,总面积2.42平方公里)和缓冲区内还拥有众多未经发掘的遗址,如石冢、石构、墓葬、石器埋藏地以及古井等,具有极高的考古和岩画艺术研究价值。

图片

图片

奈季兰的定居点自古便是香料贸易路线的重要中转站。公元前800年-公元600年间正是香料贸易活跃的时期。位于奈季兰东北方向大约30公里的希马,历来以古井闻名,当地干河谷和山峦如迷宫般交错分布,也汇集了几百处岩画,且不乏规模较大、构图较复杂的完成于不同时期作品。

图片

持有各式武器的骑兵及步兵作战的场景是最常见的,另外包括鸵鸟、家牛、骆驼以及椰枣树的形象也较普遍。年代最早的岩画主要表现的是家牛,通常体型庞大,有些被装饰以带状或几何形状的花纹,从品种上看与埃及艺术中描绘的带有向上生长的长犄角并且肩部隆起的牛非常相似。家养的肥尾绵羊的形象在一些岩画中也能见到,尽管并不常见。

图片

以鸵鸟为表现题材的岩画是沙特境内已发现的同题材岩画中最写实的,连蓬松的羽毛和姿态也描绘得淋漓尽致。

图片

图片

创作于不同时期的骆驼形象也随处可见,在一处反映战争场景的岩画中还出现了背上有鞍且带镫的骆驼。绝大多数岩画的内容以骑兵为主,他们所骑的马尽管是高度风格化的,仍能大体看出是阿拉伯品种。骑兵配有长矛或剑,腰间佩戴着短刀或弯刀,有的顶盔掼甲,有些马身上的斑点可能代表马也披有甲胄。骆驼骑兵和步兵也多持有武器。除了复杂的战争场面,还有上百例女性形象,据猜测可能是女天神和雨神拉特(Al-lāt)这一前伊斯兰时代重要的神袛。

沙特的预备遗产项目

Zee Ain Heritage Village in Al-Bahah Region巴哈地区的泽·艾因遗产村落文化
Rijal Almaa Heritage Village in Assir Region阿西尔地区的里贾尔·阿尔玛遗产村落文化
Egyptian Hajj Road埃及朝觐之路文化
Syrian Hajj Road叙利亚朝觐之路文化
Hejaz Railway汉志铁路文化
Farasan Islands Protected Area法拉桑群岛保护区自然
'Uruq Bani Ma'arid Protected Area乌鲁克·巴尼·马阿里德保护区自然
The Hajj Pilgrimage Routes: Darb Zubaydah朝觐路线:达布·祖拜代文化
The Ancient Walled Oasis of Northern Arabia北部阿拉伯围墙环绕的古绿洲文化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Al-Faw Archeological Area法乌考古区文化景观文化
The Rural Cultural Landscape of Sarawat Mountains沙拉瓦特山区的乡村文化景观文化
The Oil Industrial Heritage in Saudi Arabia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工业遗产文化
Bioclimatic Refugia of Western Arabia西部阿拉伯的生物气候避难所文化
Water Management in Saudi Arabia: The Ancient Dams沙特阿拉伯的水利设施:古代堤坝文化
Prehistoric Stone Structures in Saudi Arabia沙特阿拉伯的史前石构文化

沙特2023年申遗项目:乌鲁克·巴尼·马阿里德保护区

图片

位于鲁卜哈利沙漠西南端,图伟克山脉以南,北距利雅得约700公里,面积逾1.27万平方公里,是沙特面积最大的保护区之一。保护区内的拥有高大的沙丘以及石灰岩高原等地貌景观,以及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为众多干燥环境中的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家园。该地区曾是阿拉伯半岛上最后的野生阿拉伯大羚羊栖息地,1970年代这一物种在野外灭绝。1995年随着沙特颁布旨在保护鲁卜哈利沙漠自然景观和为重新引入阿拉伯大羚羊以及山瞪羚等物种提供栖息地的法令,以及引进与繁育计划的成功实施,乌鲁克·巴尼·马阿里德保护区建立,引进物种迅速适应了保护区环境且数量持续增长。

沙特2024年申遗项目:法乌考古区文化景观

图片

位于鲁卜哈利沙漠西北边缘,达瓦西尔干河谷与图伟克山脉的交界处。当地气候多变造就了历史上若干湿润时期,为河谷留下了泉水及地下水资源,便于古代绿洲农业的发展和早期人类定居。环境的变换使得法乌在历史上先后被不同类型的居民占领,从史前的游牧和半游牧居民的出现到形成古代绿洲定居地法乌村,再到公元前4世纪起在乳香和没药贸易路线上的商旅停靠站基础上形成的繁荣的国际性商业城市。法乌的全盛时期从公元前3世纪持续到公元3世纪,其持续的人类居住的历史中断于伊斯兰时代,在此期间,来自阿拉伯半岛南部的米奈人和来自西北部的利哈亚尼人、纳巴泰人都曾定居于此,公元3世纪前后这里曾是肯达王国的都城。

法乌考古区发现了大量不同形状和规格的史前石构。这些史前石构的数量和规模以及特殊的几何构造和空间排列方式反映出其建造者的集体努力的成就,也是此区域内长期以来人类活动的见证。在考古区内多处可见以人类和动物图案为主的岩画。

主要参考:

https://www.arabnews.com/UNESCO

https://www.arabnews.com/node/2167351/saudi-arabia

https://saudi-icomos.org/en/

本文配图来自网络


文章来源:爱世界遗产微信公众号

打印文章